案例成果

工作回眸:农村危房改造, “改”出美好新生活

来源: 陇南武都发布

 

农村危房改造,不仅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点任务,也是贫困家庭实现“安居梦”的重要依托。十三五时期,武都区以着力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突出问题为重点任务,持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重点帮助农村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居住安全问题,确保“让贫困人口不住危房”目标如期实现。

QQ截图20210119145516
毕双才家住龙凤乡毕家山村,一大早,他正在院子里打扫卫生,身后的砖混结构住房,在四年前还是土坯房,夏天漏雨、冬天漏风。2016年经排查鉴定,他的房屋被认定为危房,在原址上拆旧建新。房屋建成后,毕双才住进了梦寐以求的新房。
QQ截图20210119145525

回忆起当初破旧的房屋,如今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他满怀欣喜的说:”前几年还是个旧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危房改造后,房子变新了,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
QQ截图20210119145533

2020年,武都区巩固提升农村住房357户,实施农村“黑房子”治理2756户,核验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37228户,改造农村户厕9433座,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都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
QQ截图20210119145541

“我们村125户,447人,耕地有862亩,经过这几年精准扶贫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村子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硬化了,广场和基础设施建设也配套齐全,大家也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村内环境卫生状况也发生了根本改变,群众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决心更加坚定了。”武都区鱼龙镇宁家山村村主任强杰如是说。
QQ截图20210119145548

在整村推进、危房改造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宁家山村依托原有资源和生态风貌,将屋顶建成仿古式石板屋顶、将墙面用草泥色墙漆粉刷,保持了新修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有机融合。在修建文化广场和文化墙时,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板资源,用石板铺设广场、用小石板堆砌文化墙面,既节省了建筑材料,又保持了原有建筑的整体风格,与村内百余棵百年梨树相互映衬,形成色调、风格统一的古朴风貌,提高了美丽乡村的整体生态品味。
QQ截图20210119145556

去年8月,全区各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大暴雨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农村房屋受损、基础设施严重损毁。针对灾后恢复重建,武都区第一时间对损毁住房开展危险性等级鉴定,对因灾倒塌、严重受损的6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投亲靠友、借用、租赁等方式进行临时过渡安置,全部纳入灾后恢复重建计划,为尽快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争取了时间。截至去年年底,全区2404户重建和3740户维修工作已全面启动,有条不紊推进。
QQ截图20210119145604
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生活条件的改变,不仅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更提振了农村家庭生产生活的精气神,危房改造真正“改”到了群众心坎上,“改”出了美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