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6月1日以来,南方出现6次强降雨过程,截至7月12日,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达40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9%,超过2016年(395毫米)和1998年(358毫米),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同时,监测显示,7月8日18时,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较7月2日扩大352平方公里,达4206平方公里,较历史同期平均值(3510平方公里)偏大2成,为近10年来最大,五大支流入湖口湿地大面积被淹。
13日,南方强降雨按下“暂停键”,但从14日起,强降雨蓄力再出击,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将被雨水笼罩。中央气象台预计,14日至16日,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不少房屋抵挡不住持续的暴风雨,发生房屋倒塌等事故。老旧房屋由于使用年限较长且常年失修,每逢雨期常会出现漏雨现象,一旦发生暴风雨易发生事故。受水灾影响,水浸后的房屋、商铺、车库、地下室等如何快速检查、修复,确保安全,灾后重建重修工作是关键!
做好房屋安全防范措施,应当根据房屋建筑的类型、使用年限和已使用时间情况,定期的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房屋安全鉴定检测工作。
1、学校、幼儿园、医院、商场、宾馆酒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场所,应每5年进行一次房屋安全鉴定评估工作。
2、一般居住型建筑房屋,使用年限满30年时,应进行首次安全评估,并每10年进行次房屋安全鉴定评估。
3、当房屋达到所设计的使用年限仍需继续使用的,应每2年进行次房屋安全鉴定评估。
4、建立在河渠、山坡、软基等危险地段的房屋建筑,应每5年进行一次房屋安全鉴定评估。
5、当房屋的梁、板、柱等结构构件和阳台、雨罩、空调外机支撑构件等外墙构件及地下室工程,使用满30年,应进行首次房屋安全鉴定评估, 并每10年进行一次房屋安全鉴定评估。
6、当房屋需要建立悬挂阳台、玻璃幕墙、外墙贴面砖石或抹灰、屋檐等,应每10年进行一次房屋安全鉴定评估。
除以上情况出现下列情形的也需委托房屋安全鉴定公司进行房屋安全鉴定:
(一)房屋出现开裂、变形等结构损伤等情况。
(二)房屋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
(三)房屋遭受地震、洪水、泥石流、风灾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房屋结构损伤。
(四)房屋因火灾、爆炸、碰撞、振动等原因,可能导致房屋结构损伤。
(五)房屋使用者或所有人擅自变动房屋主体和承重结构。
由于水位需要保持一段时间才能泄退,房屋一直受雨水浸泡,造成房屋主体建筑材料力学性能的劣化、地基承载力的扰动和不均匀沉降,从而引起结构破坏和房屋倒塌。此类房屋的强度会有明显下降,重新入住使用前,建议请专业房屋安全鉴定公司进行安全鉴定,确保安全。
一般的鉴定流程:
1、对房屋结构类型、建筑层数、房屋地址、建造年代、房屋产权人、房屋用途等进行全面调查,并绘制建筑平面图
2、对房屋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围护结构、建筑装修、建筑设备等目前出现开裂、变形、渗漏、及破损等进行外观检查,判断该房屋存在的损伤是否已构成危险状态。
3、根据现场检查、排查结果,依照《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城住字[84]第678号)对是否属于危险房屋进行判定,或提出加固建议等。
暴风雨季节,请务必做好房屋安全监控工作,及时了解房屋结构安全状况并消除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1、及时加固修缮老旧房屋,对个别构件存在损坏的房屋要及时的进行修缮、保持水道畅通,确保雨期房屋的安全。
2、提高个人避灾避难意识,经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评级为危房的建筑物要及时的做好人员疏散搬离,特别是低保户、贫困残疾户及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众的危房需重点关注。
3、注意房屋病害迹象变化,适时注意房屋的墙体或梁板柱是否发生的细微变化,比如:需要注意房屋是否出现异常响动?需要注意房屋裂缝是否持续扩大?需要注意地基基础是否出现下沉?
针对以上情况,建议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对房屋结构安全状况进行检测评估。如若房屋外侧混凝土受到较大腐蚀,可将表面刨掉,重新浇筑混凝土进行加固处理。